科技情報
-
距離Adobe全家桶補完計畫又近一步,Premiere Pro現在能夠原生支援Apple M1晶片了
由於Apple的M1晶片使用的是ARM架構關係,造成過去一系列基於x86架構的軟體沒有辦法直接執行,必須透過Rosetta 2以間接的方式去執行,但碰上的Bug和問題還是相當的多。為此Adobe便不斷的為自家的各項軟體進行調整,依序讓Lightroom、Photoshop能夠原生支援M1晶片,如今官方表示自家招牌的影片剪輯軟體Premiere Pro也完成對M1晶片的對應了! Adobe在去年12月的時候便開始讓Premiere Pro對搭載M1處理器的Mac產品進行測試,更推出了Beta版本,而在7月的程式更新中,官方正式宣布程式測試結束,產品已經能夠原生支援M1晶片。如當時Photoshop一樣,新的Premiere Pro受惠於M1晶片的強大性能,所有的步驟都變得更加快速、流暢,同時功耗也變得更低,讓Macbook在不插電的情況下能支撐更久的時間,減少創作者們電量焦慮症。(笑 此外,在本次更新中,Adobe也一同新增不少功能,其中最受大家期待的莫過於「語音轉字幕」功能,此後Premiere Pro能夠自動辨識數十種語言並一鍵生成字幕,大大減少過去需要手動對齊時間軸、輸入文字、調整位置、字型的麻煩,使剪輯變得更為省時省力。(根據小編和不少Youtuber的經驗分享,製作影片最痛苦的就是上字幕…) ▲Premiere Pro語音轉字幕功能官方介紹 目前Adobe最招牌的主要軟體就只剩下After Effect還沒有完成對M1處理器的對應,考量到該程式的複雜程度遠大於Photoshop和Premiere Pro,加上除了程式本體以外,還需對應無數創作者分享與累積下來特效模板和擴充模組,也讓這這部分的工程變得相當浩大,需要依靠此軟體維生的玩家,恐怕也只能多加等待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ntel第12代i9-12900K QS版測試數據的首發高清流出,性能超越AMD Ryzen 9 5950X?!
根據前陣子的消息,如果沒什麼太大意外的話,Intel第12代Alder Lake處理器應該是在11月登場,第11代Rocket Lake領銜的寶座才坐沒多久,一下子就換人,但這也是早就預料到的事,畢竟11代還在玩14奈米的擠牙膏技術,對於第12代,當然是付諸厚望。 整理一下之前所流出的第12代Alder Lake-S「i9-12900K」的規格,可以發現Intel不玩14奈米、改用10奈米Enhanced SuperFin製程,並具備16核心,分作8個Golden Cove高效能核心(8C16T)、8個Gracemont省電核心(8C8T),且其所支援的DDR5記憶體、與PCIe 5.0x16、PCIe 4.0x4匯流排,也是相當令人期待,腳位也改為LGA 1700,尺寸為37.5 x 45.0 mm,係LGA1200的1.2倍,而i7-12700K與i5-12600K的相關規格也一併被流出。 當然除了規格之外,測試數據被洩漏也是挺正常的事情,日前有網友聲稱自己手上拿了顆i9-12900K的QS版,於CINEBENCH R20中,單核得分超過810分、多核得分則超過11,600分,這成績超越了自己家的第11代處理器與對手AMD現階段最強的Ryzen 9 5950X(哇嗚~),但可惜的是,測試者並沒有將該測試數據存於CINEBENCH R20的公共資料庫中,尚無法確切驗證其真實性。 12900KS QS Non-OCIn water cooler.Cinebench R20.ST: >810MT: >11600— Raichu (@OneRaichu) July 20, 2021 ▲測試者的外流數據,但由於第12代的高功耗,測試者特別註明了以水冷散熱。 但根據這些流出數據顯示,Intel i9-12900K QS版在單核與多核的基準測試上,性能都比AMD Ryzen 9 5950X高26%(單核)、11%(多核),但爆料的測試者也沒有把話說死,他表示,Intel i9-12900雖然成功獲得超越Ryzen 9 5950X的數據,但交換的結果就是功耗太高,Intel i9-12900K在Turbo Boost狀態下的功耗將會超過200W,而這也將成為Intel第12代核心的主要問題之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AMD Radeon RX 6600 XT或許會在8/11上市,而評測分數將與RTX 3060 Ti互別苗頭?
今年3月中旬,AMD推出了Radeon RX 6700 XT,但剛發售之際就缺貨,成為最新鮮的一代空氣卡,不過在中國打壓礦場的情況之下,加上疫情逐漸回穩,顯卡供貨的情況有逐漸回溫,先前網路上推估AMD將在4月推出RX 6600與RX 6600 XT的說法,現在都7月了,謠言不攻自破。 但最近又有新消息指出,AMD Radeon RX 6600 XT可能將於8月11日發布,那依照這個發布日期來算的話,或許RX 6600 XT將會在7月29日那天、也就是下週四亮相,只不過這兩個日期都還沒得到官方承認。 而隨著傳說中的發布日期越來越近,RX 6600 XT所曝光的資訊也越來越多,目前就曝光了一張RX 6600 XT的真身照,配載雙風扇散熱模組,並且具有3個DP埠與1個HDMI埠,採8-Pin供電,PCIe插槽位置也有一塊6600 XT 8GB的QR Code標示。 在規格上,RX 6600 XT所使用的Navi 23 GPU,將會是第一次在桌機顯卡上亮相,採用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並具有32組CU、2048組串流處理器,同時該顯卡也將搭載32MB Infinity Cache和8GB GDDR6、128-bit 記憶體。 測試數據也有相關訊息,可以發現RX 6600 XT於「魯大師」這款硬體檢測程式上,所獲得的評分高於GIGABYTE的RTX 3060 Ti與ZOTAC的RTX 3070 Ti,但這不太對勁,首先「魯大師」這款軟體,並不是一款專門用於評測的軟體(大多是拿來測手機),使用率上也普遍是在中國地區,因此可信度方面,還得抱持著保留態度。 而「魯大師」所給出的數據,先看到RTX 3060 Ti的評分數據高於RTX 3070Ti這點,先不論各家AIC卡的硬體區別、也不說丐不丐之類的評論,就以命名標準來看,RTX 3070 Ti的性能勢必就會比RTX 3060 Ti還高,因此這個RX 6600 XT的評測數據不太可信,但就RX 6600 XT分數介於ASUS與GIGABYTE的RTX 3060 Ti分數來看,或許我們可以猜測,AMD Radeon RX 6600 XT的性能或許會與RTX 3060 Ti有來有往、而與RTX 3070略有高低。 但實際狀況是怎麼樣?或許等到傳說中的下週四,一切就可以見真章。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舊產品的問題太多、乾脆延長保固,Google將針對Pixel 4 XL追加電力一年保固
Google的親兒子Pixel手機系列以高速的更新、優質相機品質和奇葩的功能設計而聞名,但同時歷來的各種災情也是不勝枚舉(笑),像是已經下架的Pixel 4 XL在近期就大量爆出無法開機、充電災情,這也難得地讓Google決定為硬體瑕疵進行延長保固服務。 根據Goolge的,在美國、新加坡、加拿大、日本和台灣購買的Pixel 4 XL,將會針對以下電力相關問題提供額外的一年的延長保固: ‧手機無法開機 ‧手機在沒有人為操作的情況下自動重新啟動或關機 ‧使用變壓器充電 ‧無線充電 ‧電池耗電速度明顯比先前使用時更快 簡單來說,只要手機無法正常充電、電力消耗過快、或是莫名死機,就符合延長保固的使用資格,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項保固延長只適用Pixel 4 XL,該系列的孿生兄弟「Pixel 4」、「Pixel 4a」則「不適用」此項優惠喔! 雖然說有額外的延長保固服務確實是件好事,但對於台灣的玩家來說,處理災情首要工作,可能還是要先解決的那糟糕到不行的送修效率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不僅限PC、Xbox, PS平台也確認支援AMD FSR,首款遊戲為《Arcadegeddon》
AMD FidelityFX Super Resulotion(FSR)技術相信玩家們在看完小編先前之後,都能感受到該技術的厲害之處,對於需要提升流暢度的玩家們來說是再適合不過,其中更佛心的是該技術並非A家獨佔,就連對手NVIDIA顯示卡或Intel CPU也都通通支援,甚至是部分舊卡、舊CPU也同樣都能受惠於FSR的加持,讓這些原本已經趨近凋零的老產品能再多戰幾年(笑)。 而除了PC之外,微軟其實也很早就表示Xbox平台未來也將會支援FSR,畢竟Xbox One或XSX/S不僅是採用了AMD客製化的APU,整體基本架構也跟PC類似,理論上要支援應該不會太難。 Excited to continue our close partnership with @AMD and see what game developers can do with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available to preview in our GDK today for @Windows, @Xbox Series X|S and #XboxOne consoles. pic.twitter.com/A446cNRUug— Jason Ronald (@jronald) June 24, 2021 那隔壁棚PS方面呢?同樣也是採用x86架構、AMD客製化APU的PS4/PS5理論上應該也能支援FSR,雖然官方還未對此表態,但遊戲新作《Arcadegeddon》似乎已經為各位PS玩家們解答了心中疑惑。 預計將登上PC、PS5平台的射擊遊戲新作《Arcadegeddon》,近期已經開放搶先體驗,並且在前陣子官方推特公告中表示,該作品近日更新版本中不管是在PC還是PS5平台都將支援AMD FSR,間接證實FSR技術會登上PS5平台,相信在流暢度上也能有顯著的提升。 Patch 0.1.3 for is now live!This brings @AMDGaming's #FSR to both #PS5 and #PC, some balance changes, new max framerate options, stability improvements, and more!Click here to get all the details: https://t.co/m0wEpwhRnn#RiseUpAndPlay pic.twitter.com/8EtTgft3U2— Arcadegeddon (@Arcadegeddon) July 16, 2021 比較可惜的該遊戲僅推出PS5平台,所以無法確定舊平台PS4是否也能受惠FSR加持,但不管如何現在已經可以確定三大平台皆能支援FSR,甚至Valve近期發布的攜帶型PC遊戲機Steam Deck在搭載AMD Zen 2 APU並主打可當作PC使用的前提下,要支援FSR肯定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而現在就只剩一向獨來獨往的Nintendo Switch平台了,不過搭載NVIDIA Tegra X1處理器的NS是否能支援FSR?還是說直接用上DLSS?又或者同時支援兩者?實在都不好說,但能確定的是以效能來看,撇除傳聞中的Pro版本,NS現在是最需要FSR/DLSS技術來提升流暢度就是了(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不只筆電版、桌機的也會一起來,NVIDIA RTX 30 Super系列顯卡即將在明年初問世?!
前陣子站上已經為各位開箱了RTX 3070/3080 Ti的各種細節,包含規格、性能、AIC自製卡等等,其所帶來的熱度,至今還有點餘溫,而幾週前,有這麼一個傳聞是,搭載RTX 30系列的Spuer版的筆電即將在明年年初與各位見面,但現在,推特上另外一名知名爆料大神說,不僅是這樣,明年年初,我們還會迎來RTX 30系列Spuer版的顯卡。 在Ampere架構的第一階段產品、即為目前NVIDIA已發布的產品,基本上已在市場上佈局完畢,如今也有流出筆電版RTX 3050與RTX 3050 Ti的測試數據,或許將會是這一階段的最後產品,接下來完全不意外的,就是以Ampere Refresh架構為面貌所登場的RTX 30 Super系列。 不過傳言中的RTX 30系列的Super版,並沒有任何流出的詳細資訊,只能從截圖上所顯示的型號得知記憶體的資訊,RTX 3070 Super將使用8GB GDDR6、而RTX 3080 Super則是搭載16GB GDDR6。 雖說一開始RTX 30系列登場時,所採用的是三星8奈米製程,而不是市場所預期的台積電7奈米製程,但卻能與AMD Radeon RX系列打得有來有往,RTX 30系列在站上的相關效能測試,也是在預料範圍之內,並沒有失格的狀態出現。 但用膝蓋想也知道,Ti版與Super版的亮相,本來就都是是老黃刀法的正常發揮,用來作為當代顯卡與下一版本的銜接,因此RTX 30 Super系列與無印、Ti版RTX 30系列一樣,可能將繼續沿用目前的三星8奈米製程,NVIDIA或許將會在某些規格上作出調整,比方說更高的時脈頻率、更大的GDDR6容量與頻寬。 且根據消息指出,若沒有意外的話,或許會有RTX 3080 Super、RTX 3070 Super、RTX 3060 Super,不過有趣的是,RTX 3080 Ti的規格直逼RTX 3090,在站上的測試中,所顯示的數據也有部分是超越卡皇RTX 3090的,那假設真有RTX 3080 Super的話,小編真心想看,老黃怎麼在RTX 3090、RTX 3080Ti、RTX 3080 Super之間下刀(笑),雖說在消息中並沒有RTX 3090 Ti與Super的消息,但如果這麼難下刀的話,我們也可以期待看看RTX 3090 Super的亮相。 那麼依照這個規律跟老黃尿性的話,Super版大概是不用想了,玩家們想等NVIDIA跟上台積電新定義的7奈米先進製程的話,可能要等到NVIDIA傳說中的下一代使用5奈米製程的Ada Lovelace架構才有可能,而目前三星已具備5奈米製程的能力,那台積電就更不用說了,只是不知道老黃會用誰的5奈米就是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遊戲載入更快速、Microsoft釋出DirectStorage API開法者預覽版,「舊」系統也受惠
新世代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S的遊戲載入速度之所以能夠比其他效能更高的PC還要快,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微軟為遊戲機導入了名為「DirectStorage」技術,它能夠讓GPU直接存取SSD的資料,從而大幅度節省資料存取所需花費的時間,微軟也曾表示這項功能將在未來帶到Windows平台上,如今DirectStorage API開發者預覽版也隨著Windows 11即將推出,正式公布啦! 既然DirectStorage API是微軟的技術,理所當然的這項功能是建立,官方表示相關開發工具已經具備自動對應功能,因此理論上開發者不需花費大量的時間重新優化,只需將相關指令套用進程式中即可,換言之也代表我們只要等到正式版開發工具上線之後,將會有大量遊戲能夠即刻獲得更新。 此外,微軟為大家帶來了好消息也不止於此,DirectStorage API原本只打算讓Windows 11獨佔的計畫確定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對Windows 10的相容性進行大幅度的提升,凡是1909版本以前的系統都能享受此技術所帶來的好處,考量到1909版早在2021年2月的時就就已經停止維護,不得不說微軟願意相容如此久遠以前的系統版本實在讓人出乎意料(也可能是一堆人都不願意更新系統的關係XD) 雖然說目前PC版的DirectStorage功能還在開發者測試階段,距離實際推出的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像是打造出《戰慄深隧》系列的4A Games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表示這項功能將會對PC遊戲帶來巨大的改變,看著現在遊戲讀取時間一個比一個還久,DirectStorage功能的到來確實是相當值得期待。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USB-IF列表上的AMD新CPU資訊,是Zen 2還是Zen 3?
基於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雖然前陣子晶片短缺造成各種缺貨,長達半年之久,但最近供貨狀態似乎有回穩的跡象,咱們台灣通路商已經宣布,Ryzen 5000系列已開始零售、不用再受綁機銷售的困擾了,但其中高階的Ryzen 9 5900X還是要再等等。 除了桌上型處理器以外,基於Zen3架構的相關產品,還有Mobile與Pro系列來接替上一代Zen 2架構的位置。雖說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已是時下市場最熱門的CPU之一,但神秘的是,在USB開發者論壇(USB-IF)上,發現了3款尚未發布的新產品,分別為A1版本的Athlon Gold 4100GE、Ryzen 5 4500、Ryzen 3 4100。 稍微來推測一下,以命名模式來看的話,目前已知的Ryzen 4000系列處理器,採用的都是7奈米製程的Zen 2架構,然而Zen 3為AMD目前最強大的核心架構,基本上對應所有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因此看到這3款Athlon Gold 4100GE、Ryzen 5 4500、Ryzen 3 4100來看,有可能還是會採用7奈米製程的Zen 2架構。 而Athlon Gold 4100GE,相信就是面向OEM的Athlon Gold 3150GE的下一個接棒者,而Ryzen 5 4500、Ryzen 3 4100對應上一代型號的話,應該是Ryzen 5 3500與Ryzen 3 3100,雖說作為接替者,但看看AMD的過往作法,這3款未知新產品,在規格上,與前代或許會大同小異,但在時脈頻率的調整可能會比較高一點。 除上述USB-IF的資訊與站上的推測之外,上市時間、售價、規格以外的資訊都沒有,不過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空間、散熱大升級,Intel NUC 11 Extreme “Beast Canyon”的機殼在網路上被「開箱」
俗稱「骷髏牌」的Intel NUC Extreme迷你主機,以其小巧高性能的特性,深受某些特定族群的喜愛,不少「藍軍」們也會購入收藏,加上近年疫情的關係,這一類的整合型小主機的銷售更是直線飆升。 只不過距離上一代 NUC 9 Extreme Ghost Canyon已經過去兩年多的時間,當時的Core i9-9980HK處理器在效能上對比隔壁棚Zen 3架構的Ryzen處理器,效能實在欠缺優勢,因此Intel也準備推出新的NUC 11 Extreme Beast Canyon來應戰,如今這個只在PPT上有過一面之緣,還不知道何時才要上市的產品就搶先被神通廣大的網友們先行開箱啦! 從網友@ultrawide219曬出的圖片來看,新的NUC 11 Extreme Beast Canyon在外觀上一如Intel在簡報上所展示那樣變為長方形,而不再是過往的方形設計,原本印在側邊散熱網罩上的骷髏頭LOGO則改到正面的擋板上,還加入了RGB燈變得更有電競感。 And here's the RGB in action. pic.twitter.com/9v3GCGX93g— Albert Thomas aka Bizude (@ultrawide219) July 17, 2021 ▲主機這次有了RGB燈效,更為炫泡了。 在規格上,從外媒MNPCTech展示的照片來看,主機最高將配備特製版的第11代Core i9-11900KB Tiger Lake處理器與650W的SFF電源供應,在擴充性上則準備了3組M.2插槽和2組SATA 6Gbps用來擴充硬碟空間。 此外,Intel NUC Extreme在過去只能安裝「笑能級」顯卡的問題似乎將在這一代獲得了改善,因為機身不僅長度變得更長,更在頂部安裝了3組風扇來強化散熱,整體看來理論上要容納2 Slot厚度的中階顯示卡來強化圖像性能,應該不是難事。 最後在外部擴充性方面,前端備有2組USB 2.0 、3.5mm耳機孔和疑似是SD卡的狹長型插槽;尾端則有6組USB 3.2 Gen 1、HDMI、RJ45網路孔和兩組Intel近年主打的Thunderbolt 4 Type C連接埠,換言之主機可以在不需獨立顯卡的情況下,輸出至少3組4K螢幕,這點以NUC來說算是相當大的進步,未來入手的玩家也終於能夠使用多螢幕工作了(灑花)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加入掌機戰局,Valve 發布旗下首款攜帶型遊戲 PC「Steam Deck」,搭載 AMD Zen 2 APU
近期關於掌機的消息都相當突然,前陣子才有無預警現身的款式,今日凌晨知名電子遊戲開發公司同時也是Steam營運商的Valve突襲發表傳聞中的旗下第一款掌上型遊戲機「Steam Deck」。 從外形上來看Steam Deck看似隔壁棚的Nintendo Switch,整體尺寸為298x117x49mm,重量約669g,搭載了7吋1280x800解析度60Hz螢幕,不過搖桿是屬於無法分離的一體式設計,完全主打可攜式特色。 而從搖桿寬度與設計上來看,整體握感應該會比NS的Joy-Con還要優秀許多,但比較詭異的是按鍵上除了標準的雙類比搖桿、十字方向鍵、L1~L3、R1~R3以及與XBOX搖桿配置相同的A、B、X、Y等按鍵之外,正面兩側還配置一組小觸控板(看來Valve還是很堅持觸控板XD!)。 這樣的按鍵布局在操作與舒適度上是否會有很大影響小編認為還有待驗證,不過背部配有高階搖桿才會看到的4組自訂義握持鍵(R4、R5、L4、L5)就相當不錯,另外也支援HD觸感回饋與6軸陀螺儀。 規格方面Steam Deck搭載的是AMD APU,CPU的部分為Zen 2 4C/8T,時脈可達3.5 GHz,GPU則是8 RDNA 2 CUs,時脈最高達1.6 GHz,可提供1.6 TFlops FP32,性能上要拿來定位的話大概介於Xbox One S與PS4之間(NS約1 TFlops),要暢玩一般3A遊戲沒有太大問題。 記憶體則是搭載5.5GT/s的16 GB LDDR5,儲存空間上提供64 GB eMMC與256、512 GB NVMe SSD可選擇,並皆可額外透過microSD記憶卡擴充。 Steam Deck與其他遊戲機最大的不同是官方一再強調它就是一台「可攜式PC」,雖然內建的是SteamOS 3.0作業系統但依然可以安裝電腦軟體,要瀏覽網頁、看影片、處理平常事務甚至要安裝其他第三方遊戲商店都沒問題。 除了軟體之外另一方面也代表周邊硬體上的支援度也如PC自由,基本上要連接額外周邊、輸出畫面至大螢幕接可透過上方的USB Type-C連接口,另外官方自家也提供了擴充底座讓玩家們選擇。 Steam Deck預計將於2021年12月開放訂購,售價399美金起,首波僅開放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訂購,台灣玩家們得再耐心等等,詳細資訊可至查詢。 整體看下來Steam Deck作為一台掌上型遊戲PC性能看來真的相當強大,周邊支援性也不像一般遊戲機綁手綁腳,399美金起的價格其實就與NS差不多,更不用說還有更大容量與高速的SSD版本可選擇,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不過強大的規格究竟會不會大受歡迎實在是不好說,就如小編上述所提的按鍵布局、重量(NS含Joy-Con 420g的重量就讓不少玩家們感到有些負擔)、缺凡獨佔遊戲特色以及散熱性能等部分會是Steam Deck的一大考驗。 但不管如何,在智慧型手機當道,掌機逐漸式微的時代下,還有大廠願意投入這個市場也是件好事,小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趕快拿到實機來試試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